返回

梦回大隋之我为隋炀帝

第3章 招募骁果军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杨英看着座下群臣,一个个噤若寒蝉,眉头越皱越紧。

        群策群力才能更好的解决困境,可现在这群人竟然想让皇帝一言而决,根本不参与意见,这可咋整?

        “陛下,此次虽然东征失利,然我天朝百万雄兵依旧让高句丽闻之胆寒。高句丽弹丸之地,面对我朝天兵只能诈降佯退。

        此次征伐失利之故:一为陛下仁慈,不忍过度杀伐;二因高句丽言而无信,朝降暮毁;三乃我天朝兵丁不服北方水土尔。

        若陛下能够再招募天兵,陈兵与鸭绿江畔,以武力慑之。臣愿请旨,独往高句丽,游说其主动请降。”

        半晌后,终于有一个开口搭腔的。杨英抬头看去,那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臣,此人他在记忆中到能对上号。

        裴矩,字弘大。如今随军东征高句丽,任职武贲郎将。此人的大义还是有的,杨英微微点头。

        “裴爱卿一片忠心,朕自然知晓。然毕竟爱卿年迈,那高句丽天寒地冷,一路上舟车劳顿,实在是让朕心不安啊。”

        他自然不会同意这个主张,那高句丽不彻底将其打服了,是不可能真心投降的。只是他第一个发言,自己就一口回绝不太好,这才比较委婉的拒绝了他的建议。

        “陛下,臣可保举一人,足以担此重任。如今东征队伍之中有一少年郎,名唤段志玄。此子乃太原郡司法书佐段偃师之子。

        今年一十有四,因于家中缕缕冲撞其父,被呵斥来参军东征。然则,老夫与之相谈,发现此子才华横溢,可承此重任。”

        裴矩忽然再次上前叩头,杨英初始的时候并未觉得如何,可当听到段志玄的名字时,顿时心中一动。

        他对于历史所知不多,但贞观年间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还是知道的。那里面就有段志玄这个名字。

        只是没想到,他竟然如今才十四岁,更是身处东征大军之中。此人现在或许还声明不显,将来却了不得,绝非泛泛之辈可比。

        “哦?十四岁么?稍后带其来见驾,容朕亲自考校一番,若是果有才学,当可重用之。”杨英知道,想要逆天改命,人才是不可或缺的。

        他略加思索,还是不会去同意裴矩的建议,只是那段志玄却不能不见。他不是原本的隋炀帝,自然不能轻易放过任何有用之人。

        “谢陛下。”裴矩听闻皇帝愿意召见段志玄,心中也为其高兴。他也不再多言,闪退一旁站立。

        “陛下,臣以为高句丽不遵臣礼,当用兵伐之。高句丽两面三刀,若是只劝降,怕是遗祸子孙啊。

        臣愿请命,再领一军,过燕郡,入辽东。必踏破高句丽,以雪今日之耻。还请陛下恩准。”王仁恭忽然出列请奏。

        杨英对此人知道的不多,只是在记忆中知道此人字元实,在东征后撤的时候,担当殿后阻击之责。

        王仁恭说起来也是心中有几分怨气,开始的战斗,他的部下并未参与多少。后来半途截杀追兵,接应隋军。

        他发现高句丽的追兵战力也不是多么强大,实在不明白那些将军是如何战败的,他自信,若是自己指挥,定能凯旋而归。

        “陛下,臣也愿请命再战!”李景、卫玄等人也都连连上前。哪个军人愿意背负着战败的骂名呢?

        “好,既然如此,便在涿郡重新招募一军,朕赐名骁果军。至于统帅暂且不急,到时自会有诸位的用武之地。”

        杨英也是受到群臣激情的感染,本就是军人的他忽然开口应下。尤其是想到大隋的第一劲旅骁果军,便顺口说出。

        不过说到一半,他便有几分后悔了,这才并未说定出兵时间。他此时心中隐隐有几分后怕,若是方才再冲动一点,第二次东征高句丽就要开始了。

        他明白,自己想要活下去,就不能走隋炀帝的老路。那三征高句丽乃是隋炀帝最大的败笔,决不能继续下去。

        按照杨广的记忆,如今大隋内部已经有不少义军突起了。在平定帝国内部的这些农民起义之前,实在是不宜继续远征。

        按照他现在的打算,一定要将内部问题解决掉。然后发展经济,让平民能够安居乐业之后,再将高句丽完全收服,化作大隋一个州郡。

        而方才在众人的气氛烘托之下,自己差点就敲定明年二次东征的事情,这让他有几分后怕不已。

        “朕今日有些倦了,尔等退下吧。”想到这里,他不敢继续将朝会开下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xsbiquge.com/111_111330/299332.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xbiquge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