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典藏华夏:我打造节目,对话古今

024.十万人同心赴死,存大明三百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段史料,他同样会背。

每每读到,句句痛心。

尤其是那一句,“余握管至此,几于一字一泪。”

记载这段历史的人手中握笔,每记载一个字,一滴泪就滴在纸上。

何其痛心啊!

老爷子长长舒了口气,调整了情绪。

泪眼朦胧的继续看向大幕。

画面之中。

苏晨沉默了片刻,忽然向崇祯皇帝发问。

“陛下可记得刘理顺?”

崇祯蓦然回神,他微微张开嘴:“啊,朕记得,当然记得,崇祯七年甲一名进士。”

他回头问道:“承恩啊,这个刘理顺,现在应该是官至左中允吧!”

老太监连连点头:“万岁英明,刘理顺正是官至左中允。”

苏晨默然说道:“你死之后,他在墙上写下,成仁取义,孔孟所传,文信践之,吾何不然。”

“刘理顺酌酒自尽,妻妾其子加奴仆上下十八人,阖门缢死。”

崇祯身形一顿,心中一片悲凉。

苏晨再次提及一个人名。

他审视的看着崇祯皇帝:“敢问陛下,夏允彝你可记得?”

崇祯皇帝稍稍思索:“朕有印象,似是崇祯十年进士,承恩啊,他应当是长乐县知县吧!”

不管崇祯有何性格缺点,可是传闻他每日批改奏折,批改之语,甚至比奏折所呈上之文字还多。

不可不谓也是为励精图治的勤君。

若是像前几任明朝皇帝,不上朝堂的话,他怎么会记得这些人的名字。

苏晨轻声背道:“少受父训,长荷国恩,以身殉国,无愧忠贞。”

“你死之后,他一直抗清,写下诗句后,以身殉国,悍然赴死。”

“黄道中,以身殉国!”

“夏侯完,以身殉国!”

苏晨一个又一个名字缓缓念下去。

崇祯身形再次停顿,看不到他的表情。

观众们看着电视,此刻已经有不少人捂住嘴,也有不少人为大明这些忠肝义胆之臣子而感动!

“这就是大明么!”

“谢谢苏晨,我知道他为什么选择《典藏华夏》第二集,就翻开大明这一页了!”

“上一期始皇篇是讲华夏如龙!而这一期,讲的是华夏为什么会如龙,这一篇讲的正是华夏这条巨龙的脊梁啊!”

“麻了,麻了!这节目太特么上头了!”

“不但上头,还特么催泪,我卫生纸都用掉一卷了!”

画面之中。

崇祯皇帝想听的还没有结束。

苏晨的声音沉稳。

讲述历史之人,亦如历史般厚重。

“而后,清人入关,颁布剃发令!”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苏晨驻足说道:“剃发令传至江南,百姓誓死不从。”

听闻至此,就连老太监王承恩都忍不住浑身颤抖。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是多大的杀孽。

“清廷大怒,派24万大军,配200门红夷大炮,攻打江阴。”

崇祯皇帝眼皮不断跳动!

苏晨说着,伸手向天边指去。

经他一指,天边火烧云如同是被煮沸一般,逐渐滚涌翻腾,顷刻之间,天边风云变色。

崇祯泪目凝望,老太监吓的双腿发软,震撼不已。

只见云层之中,似有华夏龙魂咆哮,炮火连天,喊杀声震撼宇内。

……

历史研究所之内!

郑思明老爷子此刻情不自禁的站起来,拄着拐看向大屏幕之中的云层。

只见那天边火烧云逐渐淡去,天空中竟然出现如同海市蜃楼一般的场景。

这海市蜃楼之中,有一古朴城池,城池牌匾之上,竖着三个大字。

“八十一日江阴城!”

老爷子情不自禁的说出口!

画面之中!

清兵人山人海,围堵江阴城池。

“那一日,清军二十四万大军,攻打江阴。”

苏晨的声音响起。

那城池之上,站着三位身穿明服的官员,他们身后,大多是百姓服饰。

崇祯努力睁大眼睛看着,一分一秒都不愿错过!

“江阴百姓坚决不从剃发令!”

苏晨语气坚决,字字掷地有声。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全城十万义兵誓死不做亡国奴,宁死不屈!”

海市蜃楼的画面之中。

红夷大炮轰鸣,江阴城池几度失守,全城百姓悍不畏死,以肉身挡城门。

全国的观众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016583_38.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