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镇静地坐在那里,不慌不忙他说:“看样子这些年的安逸生活让大家已经忘记了以前艰苦奋斗的日子了,要知道这座楼是新盖的,它要是倒了,老百姓的小房子不都得平了?还是继续谈吧。”
看到首辅那样安详的神情,大家的紧张情绪很快就消失了。
在分析完灾情后,首辅对抗震救灾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
“在一星期内把秩序恢复起来,要帮助群众把死者掩埋好,安置好伤员,使伤病员得到治疗,再帮助群众搭好棚子,把简单的生活恢复起来,然后转入正常的生产救灾工作。”
“加强基层干部帮助工作,轮流接受教育。凡是参加救灾的党政军、医疗卫生,由救灾部队统一指挥,对医疗队没来的要动员参加,伤员要很快转送。”
“今晚到明天下午把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房屋损坏。群众需要什么统计好,明天下午我还来,要给我汇报。”
“提高警惕,防止再来地震,造成更大损失。”
……
徐陵现在正在忙着,现在国家给予支援的物资虽然大多是以军需品为主,但是这些物资都是用来救急的,主要救灾物资还是要靠各地调配来的零散物资,毕竟军需品一旦拆封就变成散的了,夹杂在其他物资中只会增加工作量。
要知道现在的国家还没有针对灾情形成一个完善的物资分配方案,基本上就是灾区需要什么就调配什么,只是根据灾区的受灾情况以及灾区对各自物资的需求向上级申请而进行分配。
没有考虑到个灾区对物资需求的优先度,要知道除了消耗性的物资的调配,指挥部还要根据灾区的情况对非消耗性物资,也就是救援人员进行调配,这些救援人员除了携带救援器械以外还要带去许多的消耗性物资,因此就必须形成一个极具效用的方案出来,避免造成浪费以及物资紧缺的情况。
徐陵现在做的工作就是这个,虽然他不是专业的,但是前世的时候也因为志愿者的身份去投入过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当时因为是学生身份,跟着师哥学姐们了解了分配建模的小技巧,此时的他也是在绘图建表的工作。
“徐陵同志,你这是在画什么啊?还用这么多张纸?”
徐陵扭头,来人是从部队被安排到救灾指挥部的一名女军官,名字叫林琳,听说还是一名教官,枪法极好,但是那个部队的徐陵却没打听出来。不过林琳自从知道徐陵是从部队从小长大的后,就对徐陵非常的亲切,并且强制他不许跟自己过于生疏。
“琳姐,我这是在建模。”
“建模,什么意思?”
“是这样,我觉得现在指挥部的物资的安排上只为救急,从地方上汇总过来的消息说是那里需要什么,我们就去调配什么过去,完全没有考虑那里到底需不需要这些东西,毕竟救灾主要是救命而不是救穷,不是缺什么给什么,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配给,有些地方需要的是药品、有些地方需要的救援器材,而在那些地方干部的汇报中却只说了需要食物,毫无疑问所有的地方都需要食物,这个是刚性需求,但是……”
徐陵扭过头一边对照着下面汇总过来的资料,在图标上添置内容,每张纸上以地区进行划分,对应着后排现有物资的内容,让人一看就知道该如何开展救援,一边将后世经过多方汇总集结起来的救援方式告诉了林琳。
“听清楚了没?琳姐,需不需要我在跟你讲一遍?”
将如何合理开展救援的方式方法讲完后,没有得到林琳的回应,徐陵不由问道。
“嗯?”
问询后依旧没有得到回应后的徐陵讶异的回过了头。
现在徐陵的身后沾满了人群,一个个都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但是其中的一位却让徐陵不由的扔下了手中的纸笔,站挺身子,屈手敬礼道:
“首辅好。”
一句称呼道出身后众人的身份。
来人确实是首辅,而且随同首辅到来的人更多,中央上、地方上、指挥部的大大小小的头脑来了一大堆。
徐陵的一声称呼也唤醒了首辅的沉思,首辅向前,拿起桌上徐陵绘制的图纸:“这位小同志,这些东西都是你想出来的?”
知道首辅只是好奇不是责怪,徐陵挺直着身躯大声回应:“报告首辅,作为一名党员,不敢贪图他人功劳,确实是我的一些拙见。”
“你这个小同志,很有意思嘛!还是一名党员,入党几年了啊?”
首辅亮出自己标志性儒雅而和蔼的微笑问道。
“报告首辅,去年夏天在金陵军区第三党支部顺利转正。”
“咦?”
随着徐陵向首辅汇报完毕后,从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惊异声。
声音虽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965125_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