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站起来的武延生。
记者心中快速思考着,或许这次可以从他身上找到突破点,报道一下塞罕坝。
比如:
【优秀大学生支援塞罕坝,塞罕坝种活树或许有望。】
【当代优秀大学生精准翻译英语资料,塞罕坝种活树将指日可待!】
……
记者笑着说道:“武延生同志,刚才你就已经作为支援塞罕坝的大学生代表上台发言了。”
“而现在这些全英文的资料你又很准确地翻译了下来。”
“这些方面正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大学培育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我相信,有了像你这样有知识的优秀大学生支援塞罕坝,一定能取得喜人的成绩。”
“我想请问一下你,在塞罕坝上种植树木你是持什么样的观点?”
武延生被记者的一通天花乱坠夸得飘飘然。
他自信的说道:“就我个人而言,我对在塞罕坝上种活树是非常有信心的。”
“先前围场县林业局也派人上去种过树,不过在我看来,他们只是凭借传统的经验去种树,没有学习过现代的科学技术,所以注定了先前的种树是失败的。”
记者听到这里打断了武延生的讲话,提出了他的疑问,“武延生同志,你说坝上先前种树是因为没有科学技术支撑是吗?”
武延生肯定的点点头,“对!”
记者继续追问道:“可是据我所知,三年前围场县林业局重新派了一位同志上坝,这位同志还是大学老师呢,有知识有文化,也算有科学技术支撑了吧,可是三年来,他依旧一棵树也没有种活。”
面对记者的提问,武延生嘴角扯起一抹不屑。
“记者同志,你说的这位就是先上坝的冯程同志,他也确实三年都没有种活一棵树,还浪费了很多苗子。”
“可是,我想你应该是对冯程了解的不全面。”
“冯程的确是一名大学老师,有知识有文化不假,但他是学木材加工专业的,所谓隔行如隔山,一个木材加工的叫他去砍伐加工木材还行,让他种树,这不是闹着玩的嘛。”
“要是这样他都能在坝上种活树,那还要我们这些专业的人员干吗?”
啊?
其他技术员们都听懵了。
竟然让一个木材加工专业的人上去种树,这确实有点匪夷所思了。
武延生听着周围对冯程的说辞,心里畅快不已。
他继续说道:
“要想种活树,就得有科学依据。”
“如今我们这批大学生中有育苗专业的,有气象专业的,有病虫害专业的,还有我这个造林专业的,在从育苗,种值到病虫害的防治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衔接。”
“从树苗窝坑的选取,是用老窝,还是另挖新窝,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还有种树的时候,深送浅提,埋没红皮,不仅要记口诀,还得明白什么意思。”
“种树,方方面面都体现着科学。”
“总之,我相信在我和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一定会在塞罕坝种活树,种好树。”
武延生有理有据的说法,让一众林业技术人员们自发鼓起掌。
就连记者也是被武延生说的心服口服。
——————
ps:新的一章送上。
求鲜花、评价票、月票!
感谢支持!
作者继续码字去了。
今天必让武延生小人无地自容一波!
无地自容,出丑就从他冒认冯程翻译的英语资料开始!
爆炸吧!武延生!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963492_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