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城。
马文升站在城池眺望前方。
每日清晨,他都会孤身一人披着披风站在城头。
轰隆隆!
这日一早,铺天盖地的马蹄声自远方而来,惊醒了哈密守城军兵,惊醒了哈密还在熟睡中的百姓。
所有人似乎都不约而同意识到什么。
不出半炷香时间,哈密城头上聚满了军兵,哈密城池下,百姓人头攒动。
所有人眼中都放着光。
黄沙被马蹄卷起。
近了。
更近了。
马文升已经可以看到黄角龙旗,上面‘明’字格外现眼。
“报,报,报!”
斥候率先抵达哈密城下。
“禀马大人,大明大胜!”
“大明大捷!”
马文升长舒一口气,眯着眼,握着拳,激动高呼:“开城门,随本官出城,迎接英烈!”
这一刻,马文升紧崩数日的心,终于放下。
陛下,臣不辱使命……臣做到了。
马文升肃穆望着前方。
不出片刻。
一队兵马速度缓缓降下。
前方的五千明军,每一单兵控制两匹马匹正在朝哈密城逶迤前行。
一匹马上驮着的,是活人。
另一批马匹上驮着的,是死人。
所谓马革裹尸,大抵不外如是。
马文升下马,背着手,恭敬将头上乌纱帽摘下。
身后,哈密守军齐齐举起火铳。
百姓肃穆,默然不语。
砰砰砰!
火铳朝天发射,为大明英烈,为这五千开疆拓土的大明男儿,敬礼!
好一些百姓的眼眶红肿,默然低头,泣不成声。
少顷。
大明中军威武挺拔而来。
在意气风发的中军背后,每一匹战马后方,都用绳索拴着吐鲁番兵、吐鲁番老幼百姓。
这一刻,这群吐鲁番人都是大明的战俘,都是大明的俘虏。
那个号称草原机动性最强的部落,在大明铁骑的天威下,不到一日,就低下高傲的头颅。
“进城。”
马文升淡漠说了两个字,转身便走。
他不忍心继续看下去。
五千个鲜活的兄弟,有些还只是十五六岁的弱冠男儿。
出北直隶前,马文升答应会带他们回去。
他失言了。
可战场不就是这样么?
这是大明军兵的宿命。
即便马文升能这么安慰自己,可看到大明军兵的惨死状态,依旧心在抽抽。
好一些人,至死,嘴中都叼着敌军血肉……
……
马文升回到哈密卫都指挥使司。
“回马大人,吐鲁番之战,我军共计俘虏吐鲁番军兵四万,吐鲁番妇孺老幼三万余人。”
马文升面无表情的听着随军监军太监的禀告。
“我大明将士伤残一千一十余人,死亡五千余人。”
马文升脸颊痛苦之色一闪即失,面上露出几分狠厉,冷喝道:“将这七万人,送去嘉峪关,交给杨副都御史修缮长城。”
监军太监愣了愣,不确定的问马文升道:“马大人,是四万人,还是七万人?”
这两个数据的意义截然不同。
四万人是战败吐鲁番军兵,他们年轻力壮,纵是修缮长城,也无可厚非。
毕竟圣天子已经开了抓捕俘虏奴役俘虏的先例。
可余下的三万人,那都是吐鲁番手无寸铁的老人和孩子啊。
此事若是传出去,别说四海番邦会谴责大明之暴行,便是大明内部的文官,怕也会将马文升抬到风口浪尖。
此举,比当时杨一清的做法还要刚烈,还要无情!
马文升瞥了一眼监军太监,淡淡的道:“七万!”
“进城前,你看到那群孩子们憎恨怨毒的眼神了吗?”
“你看到那群妇女老幼们的厌恶面色了吗?”
“你又看到,那躺在战马上,永远醒不过来的大明男儿了吗?”
言语一变,马文升厉声道:“速速将战俘送去嘉峪关,本官现就上疏朝廷,请求朝西继续修缮长城!”
马文升此心思实在太过毒辣,便是监军太监听了,都有几分不寒而栗额头冒汗。
此事太过怨毒,这是要遭天谴的啊!马大人,你就一点不怕么?
这太毒了!
……
“给皇上上一份奏折,告知哈密战况,请求陛下调工部一应工匠北出嘉峪关,朝西修缮明长城。”
“将这五千余儿郎的尸体,尽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951652_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