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灵州。
将军府内。
姜尘脱下了那一身染血的暗银色盔甲,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袍子,身上少了些冰冷的杀伐之气。
他端坐在案牍前,手中拿着一封书信。
在他的下首左侧,是一个青衣布衫的儒生。
那儒生大概三十多岁,面容清瘦,神态自若,气度非凡。
在台阶下面一个兵卒单膝跪地,正等候着指示。
正是洛阳司徒王允派来送信的传信兵。
书信的内容与姜尘所想的相差不大,乃是一封求救信。
请他带兵进入洛阳,对抗董卓,在信件的末尾还盖着天子的印章。
姜尘身在凉州,却一直紧密地关注着洛阳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
长期以来朝堂之上的权力基本是两方势力所把控。
一方面是以何皇后和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掌握着军权。
另一方面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掌握着政治。
往日里双方就明争暗斗,互相争斗不休。
但“十常侍”终究只是宦官,仰仗着皇帝的宠信才能为非作歹,横行无忌,与外戚集团相抗衡。
可如今灵帝驾崩,新帝是何皇后的儿子刘辩。
“十常侍”失去了依靠,双方的平衡已经被打破,何进和何皇后基本上独占朝堂。
按理来说,以何进现在的声势,想要杀死“十常侍”就如同碾死一只臭虫一样简单。
但何太后却受到了“十常侍”的蛊惑,要留他们一条性命。
何进被迫无奈听从手下部将袁绍的建议邀请西凉刺史董卓和并州刺史丁原进宫诛杀宦官。
而“十常侍”则选择了先下手为强,在宫内诛杀了何进。
何进的部将曹操、袁绍为他报仇带兵入宫杀死了“十常侍”。
宫内两大集团几乎瞬间解体。朝廷内部力量空虚。
进入洛阳的董卓则趁虚而入,霸占了朝堂。
那何进手握大权,胜券在握,竟然听从妇人之言不敢动手。
只是杀几个宦官而已,竟然叫外臣带兵入宫。
最终不仅自己身死,还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如此昏庸无能的人竟然掌握着一朝之权柄。
真是可笑!
姜尘看完书信之后并不言语,而是将书信递到了那中年儒生的手里。
这个中年儒生姓贾,单名一个诩字,字文和。
原本只是一个小县城里的小吏,被姜尘发现提拔上来,当了他座下的首席谋士。
虽然现在名不外露,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他。
但是姜尘却知道这个在三国中成为曹魏丞相的人是个多么了不得的人物。
贾诩接过书信,只是随意地扫视了一眼,不过两三秒钟,就不再看了。
不禁让人怀疑,他究竟看清了没有。
但是姜尘却知道这封写着百余字的书信他不仅看得清清楚楚,就算是现在默背一遍都非常轻松。
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这些成语不是前人夸张杜撰的,而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而贾诩就正是这么的一个人。
他一只手拿着书信,道:“如今,宦官之乱虽平,但大将军何进也已身死,带兵入宫的董卓欺压天子?”
兵卒双手抱拳:“是,我家大人希望将军能尽快带兵入宫协助天子制衡董卓。”
“并州刺史丁建阳呢?他不是和那董卓一起被召入宫了么。”
“有他在,董卓岂敢轻举妄动!”
贾诩淡淡地道,声音波澜不惊。
那兵卒答道:“如果丁刺史还在,那董贼岂敢放肆,只是如今……丁刺史已经……身亡了!”
“哦?”贾诩眉头一皱。
“那董卓不知道使的什么法子,收买了丁刺史的义子吕布。”
“那吕布趁着丁刺史不备,将其杀死,将人头献于董卓,还认了董卓当义父,如今数万并州军也尽归董卓矣!”
“哦,原来如此。”贾诩微微点头,道:“你且下去歇息,此事事关重大,我还需与我家将军商议一番!”
“喏!”
那兵卒双手抱拳,然后缓缓退下了。
等到他再也不见了踪影,姜尘抬起头来,看向贾诩问道:“文和,此事你怎么看?”
贾诩微微一笑,将手负在身后,道:“此乃天赐良机也!”
“哦?”姜尘眼神一闪。
“自汉高祖斩白蛇起义,诛暴秦,败项羽,建立起大汉王朝,已经过去了将近四百年。”
“如今的大汉刚经历黄巾灾祸,边境又有外族虎视眈眈,已经风雨飘摇,朝不保夕。”
“但,当今的民心依旧属汉,黄巾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91989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