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老岳父以及一双儿女。
夏元璋满心感慨的走向老父亲。
父亲年轻时便闯了关东,在元宝镇落脚,凭着双手创办春和盛,置下偌大的家业。
“老哥。”
他父亲也是一脸感叹。
距离锦州城破一事已经过去数天,即便远在元宝镇的他,也都听说了。
这些天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但眼下寒冬腊月,相隔千里,又没个确切消息,只能这么等着。
如今……
终于尘埃落定。
一家人皆是相安无事。
他总算能松上口气。
和夏元璋老岳父打了个招呼,这才看向自己儿子,“元璋,没事吧?”
“爹,我没事。”
夏元璋摇摇头,又把一双儿女推到跟前。
“玉青玉书,叫爷爷。”
后方爬犁上,朱传武几人看着夏掌柜一家终于团聚,脸上都是会心一笑。
“我们也出发了。”
起身站在爬犁上,望着茫茫无际的雪山,朱传武只觉得胸中气象万千。
穿越过来半个多月。
如今总算到了这。
比起饥荒遍地的东省,以及兵荒马乱的关东,此处已经算是安静平和了。
何况,这里地广人稀,地势得天独厚。
山林广袤,又有老金沟、二龙山那样的山寨,进可攻退可守,再难寻到第二处。
“好,你爹怕是都得心急了。”
人都有近乡情怯的心理,离放牛沟越近,文他娘心里就越是紧忐忑,她都已经好些年没见到当家的了。
也不知道他这些年过的到底咋样?
没个女人在身边,连口热乎的饭菜都吃不上。
“娘,我去跟夏先生说声,然后就出发。”
从爬犁上跳下,朱传武迎着夏元璋几人走去。
“夏先生,我们也得出发了,此去放牛沟,还有不少路,天色渐暗,不能耽误了。”
“传武,你们这就要想走?”
夏元璋满脸惊讶,“都到了家门口了,今晚无论如何,在我这住一夜,让我好好招待下你一家人。”
“不了,夏先生,我爹还在等着,这都到了元宝镇,以后见面的机会多,今晚就不叨扰夏先生与家人团聚了。”
朱传武拱了拱手。
而后转身离去。
等到一行人消失在镇子尽头,夏老先生这才回过头,“元璋,那位小兄弟说话做事,有条有理,像是个有本事的人。”
“爹,你是不知道,传武……”
拉着老爹,一家人回到春和盛,夏元璋边走边说。
……
“这关外可真冷啊。”
出了元宝镇,一家人坐在爬犁上,文他娘望着漫山遍野的白雪,出发时,老家那边都快开春了。
没想到关外,还是冰天雪地。
“娘,我们这还是没到更北边,再往外,过了边境,那才是真冷,意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得有一大半在落雪。”
朱传武笑了笑,伸手给娘系紧衣领。
“那地方还能住人吗?”
文他娘一脸诧异,她毕竟是庄稼人,开了春还要种地,这没粮食怎么活得下去?
“也有,不过很少。”
“传武你也是头一次来关外,咋懂这么多?”
传文冻的瑟瑟发抖,身上披着两层厚厚的袄子,还是觉着冷风直往后颈里钻。
“看书啊。”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看得多了,就懂得多。”
朱传武扬了扬手上那份地图。
这段时间,他几乎把三江口一带弄的明明白白。
只要说个地方,周围有哪些山川湖泊,草莽匪众,都能一口道出。
“看到没,传文,你还是当哥的,到了这边,你也要学着读书认字,以后不比从前了,不识字哪能行。”
文他娘虽说出身不好,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但眼见还有。
“娘,俺知道了。”
传文点点头,答应下来。
“到了,那里就是放牛沟了。”
一家人说着话,不知觉间,前头已经望见一处坐落在山坳里的村落,赶车的伙计也提醒道。
“到了。”
“娘,俺们终于到了。”
一家人从爬犁上跳下,脸上写满了兴奋。
这一路上,前后花了十多天时间,心思紧绷,不敢有半点放松,如今总算能放心了。
朱传武骑在马背上,远远就望见放牛沟村口处,一间瓦屋外,矗立着道高大的身影。
“娘,我好像看到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931741_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