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夏某也是去元宝镇。”
夏元璋点点头笑道。
之前在人群里,他就感觉朱传武气质出众,绝非一般人。
而纵观这数百候船闯关东的人,一个个垂头丧气,充满了对未知的迷茫和绝望。
唯有朱传武,那股自信都要从双眼中溢出来。
如同鹤立鸡群。
让人一眼就能记在脑海中。
再听到他们话中提及到元宝镇,夏元璋顿时来了兴致,于是主动上前打着招呼。
他不知道的是,比起他,对面的朱传武心里更是惊讶。
夏元璋此人,宅心仁厚学识超然,是传杰的领路人。
原以为到了元宝镇才会相识,没想到眼下就能撞上。
“原来是夏先生。”
朱传武目光澄澈,与夏元璋见过礼。
看他知书通礼,言语温和,长得又是高大俊朗,夏元璋心里一下起了好感。
他虽是生意人。
不过出身诗书之家,从小耳濡目染,对于这等最是看重。
而且,他平生识人无数。
这看人就像是辨古董,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
“在下朱传武,夏先生叫我传武即可。”
朱传武拱手请夏元璋入座,又介绍了一番家人。
只是听到他的名字,夏元璋却是微微有些怔神,眼神里闪过一抹亮色。
“可是前几日那位孤身一人抓了十多号土匪的那位少年英雄?”
“原来夏先生也知道,区区小事,实在不值一提。”
朱传武还真没料到,短短几天功夫,自己这件事竟然就传的人尽皆知。
“还真是?”
夏元璋本来也只是觉得有几分熟悉。
没想到还真是眼前这位。
这几天他回老家探亲,听到朋友提起,当时他还断言,那少年非池中之物,怕是迟早要一飞冲天。
想不到今天就撞见了。
缘分这东西,实在妙不可言。
“果然自古英雄出少年,传武,前途不可估量啊。”
夏元璋捋了捋胡须,眼神里满是赞叹之色。
“夏先生言重了,我不过运气好而已。”
见他年纪轻轻,说话做事,却毫无恃才傲物的意思,一时间心里爱才之意更是明显。
“传武,你这去关外是?”
越看越是满意,夏元璋又继续问道。
“哦,不瞒夏先生,我们这趟去关外,是为了和我爹团聚,他去关外多年,前几天寄信来,说是在元宝镇落了脚。”
“那倒是巧了,夏某在元宝镇做了多年生意,结识了不少闯关东的同乡。”
“要是不介意,可否说说你父亲名姓,说不定夏某正好认识。”
夏元璋这话绝不是妄言。
做生意南来北往,何况元宝镇不大,基本上只要稍微有点名气的,他都认识。
“朱开山。”
朱传武笑了笑。
“朱开山?”
夏元璋却是愣住了。
心里努力回忆了半天,始终想不起来元宝镇有这么一号人物。
但能够培养出朱传武这样,年纪轻轻就能做到不骄不傲不卑不亢的,不应该是无名之辈啊。
“这一代闯关东的可不少,夏先生不认识也正常。”
见他神色愕然,朱传武淡淡一笑,主动替他解了围。
其实也不怪这夏元璋。
他老爹身上毕竟还背着朝廷的通缉。
即便到了关外,也是隐姓埋名。
又怎么可能用朱开山这个名字。
“哈哈哈,现在不认识也没关系,等你们到了元宝镇,夏某是一定要结识的。”
夏元璋哈哈一笑。
心里对他的评价又高了不少。
……
一个时辰。
转眼间就过去。
港口前,已经有官兵在敲锣。
“夏先生,船只要出港了,得抓紧时间,要是错过了,就只能走旱路。”
听到动静。
朱传武赶紧招呼家人起身。
又对夏元璋提醒了一声。
候船的众人,也都纷纷围到港口前。
祭过海龙王拜过神后。
一名佩刀的官差,走上高台。
目光冷冷扫过底下众人,伸手朝前一按。
原本还嘈杂的人群中,一下变得安静无比。
“大家都听着。”
“有句话我先说明了,船只有限,待会能不能上得了船,就看你们每个人的造化了。”
“今年,这可是最后一批船,上不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931741_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