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女人,只要儿子能向好的方面发展,她便没有多少要求,所以很快便接受了刘备的说辞。
对比起那些有的没的,她更关注刘备的成长,所以相对于刘备带回来的大量财物来说,她更在意的是刘备带回来的一车书卷。
在得知刘备得到名士李定和郡守杨公的欣赏后,张氏放宽心下来,只觉得儿子长大了,遂将一切都交给刘备来安排。
而在处理好张氏这边后,刘备便开始着手整修老房子,同时悄悄把他六年来提炼出来的黄金搬了回来,顺便请刘元起看看能不能尽量在周边多收购一点土地。
毕竟民以食为天,土地投资对国人来说,基本都是第一选项。
从古自今,无论官员、豪强还是商人,只要条件允许,都会拼了命的兼并土地,官员靠权势、豪强靠武力、商人靠金钱。
但土地这玩意一直是农民的命根子,不到万不得已,没人会舍得出卖。
于是便会出现恶心兼并的情况,好一点的利用灾年逼迫农民不得不卖土地,损一点的直接制造人祸,逼你家破人亡。
娄桑刘氏虽是汉室宗亲,但都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一直都是被兼并的对象。
所以刘元起即使有钱,那也干不出压迫穷苦农民的事情,于是只能先把之前娄桑刘氏卖出去的土地赎买一部分回来。
由于刘备现在名传涿郡,身后有名士李定和郡守杨公背书,那些之前买了娄桑刘氏土地的豪强也不好一点面子也不给,多少还是返回了一部分。
但要全部给刘元起全部赎买回去,那又根本不可能。
即使是刘元起赎买回去的一部分,那也比市场价高了不少。
刘备得知这些情况时,虽是有些不爽,明面上却还暂时真的拿对方没有办法。
于是只能让刘元起尽量去做,价格高一点也没有问题,爷现在根本不缺钱。
就在刘元起在外面为了土地忙碌的时候,刘备这边也把老房子整修完毕,二十个童男童女的教学终于能排上日程。
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刘备抽空又去了一趟涿县县城,先后拜访了名士李定和郡守杨公,又请公X文等相识的士子去女闾喝酒,算是维持关系联络感情。
相比第一次进城,刘备这回风光了许多,一声粗布麻衣换成了绫罗绸缎,终于有点士族应有的模样。
除了光鲜的外貌,出行也更加排场,low到爆的牛车换成了马车,只是缺少专职车夫和随身护卫。
所以他又跑了一趟奴隶市场,挑了一个职业赶车的车夫和四个练过剑术的剑奴,让他的士族身份更加像样一点。
也不知是不是上次剿灭二十多个马匪的事情被回去的车夫吹得神乎其神,这一次的路上刘备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城防卫那里也对他越来越客气。
拜见名士李定和郡守杨公时,两人自然少不了要考验一番刘备读书的成果,刘备便又把准备好的一篇《夏书·禹贡》背了出来,让两人都喜欢不已。
在把士族这边的关系都走完后,刘备又去见了见张飞,除了搞好这个未来重要兄弟的关系外,便是拉好刘张两家的亲戚关系。
虽说张家只是上不得台面的屠户,财力却是不小,几乎是垄断了整个县城一半的猪肉市场,这种强援,刘备不可能放过。
当然,刘备这次进城并不只是日常拉关系,他也在着手着准备他的第一个产业。
由于金属异能的存在,他对金钱的渴求并没有那么强烈,所以他思前想后后决定,第一个产业应该要解决教育问题,于是选择了造纸业。
之所以这样选择,只要是纸张能极大限度地降低教育成本,有利于文化知识的普及,这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毕竟小小一本《尚书》就要用车拉的事情,刘备看到就头疼。
按照时间推算,此时蔡伦当已经发明了造纸术,不过由于质量和技术问题,暂时还没有普及开来,所以士族之间还是流行竹简。
刘备前世看过的书很杂,虽不知道造纸的具体工艺和流程,但大概的方向还是知道的。
于是他决定多找点不同类型的工匠,按照他的指导方向把成熟的造纸术给搞出来。
这个过程中,由于金属异能的存在,他不仅仅是做方向指导,工具更新上也给工匠们提供了许多帮助,加快了技术研发的进度。
不过即使如此,真正把成熟的造纸术给搞出来时,已经是一年之后。
这一年里,刘备每个月都会抽几天住在城里,维持着名士李定和郡守杨公的好感,以及士族中的正常关系。
除此之外,刘备也没有在走上层路线的时候忘记下层路线,好似史书记载的原版皇叔一样,拿着手中的钱财去结交豪侠,有点水浒里宋江呼保义和及时雨的味道。
他不仅主动去结交各种游侠,凡是有困难找上门的游侠也尽力帮助,很快般在游侠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935114_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