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太监方正化闻言大惊。
“陛下,您勤俭多年,方才攒下这一万两白银,宫内吃穿用度,皆需其用,怎可......”
“勿再多言!”
朱由检摆手道: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国为重,君为轻!这是我大明的祖训!”
“如今国难当头,朕身为一国天子,自当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若非国内内患不断,朕本当亲自披挂,御驾亲征!教那些忘恩负义的建奴明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陛下!!!”
少年天子的一番慷慨陈词,令司礼太监泪流满面。
殿内的大臣们,也有不少人抹起了眼泪。
朝廷,还是有好人的。
历经了明光宗朱常洛与明熹宗朱由校两朝的昏庸之后,阉党横行,言官猖獗。
朝中很多有志之士都对朝廷,对大明失望透顶。
他们原本觉得,大明已经烂透了,已经没救了,苦心劝谏,搞不好还会招来杀身之祸,倒不如随大流,浑水摸鱼,明哲保身。
但,天子的这一番话,再次唤起了他们那埋藏在心底的热血。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国为重,君为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朝中那仅存的几个心灰意冷的志士们,在眼前这位16岁的少年的身上,仿佛看到了洪武之风,永乐之志!
“陛下!!!”
众臣之中,一名大臣跪地叩拜,说:
“臣愿散尽家财,充入国库,为我大明,尽上一分绵薄之力!”
“臣家中,尚有良田二十亩!牛羊马匹,皆愿充公!”
“臣家中尚有粮食千石,愿献往陕府,救旱涝之急!”
“臣也一样!”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92844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