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明朝当朱标

第323章商人的老大是朱标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朱标走远了。

    三宝跟着出了大殿。

    杨慎黑瘦的手伸过去,拍了拍苏州知府陆文轩:“大明邮局还是要修建,你瞧扬州,百姓们田里的鱼一天比一天大,总不能最后给糟蹋了。官驿始终归着通政司管,这邮局才是百姓的东西,你们几位的地方可比我这扬州好治理多了。”

    几个知府靠在椅子上,双手指头交叉,有节奏的敲打,似乎在考虑刚才杨慎和朱标说的话。

    这些商人能有多厉害?只是朝廷给了扶持,若他们不听,也只是几句话的事,真不知道这几个知府在愁什么。

    三宝跟上朱标,却被朱标直接制止,让他去看看那些远航水手训练的如何。

    自己带了个无名小宦官向东宫而去,心里对这些知府做事拖拉墨迹的态度,很是厌烦。

    回到东宫看了看孩子,谁知刚抱在怀中,就被尿湿衣服,朱标逗了逗他,哭的倒挺厉害。

    常氏看见朱标的衣服被孩子搞脏了,立刻玉儿找衣服给他换干净的,却被朱标制止,说自己孩子的又不脏,过会儿就干了。

    话虽这么说。常美荣还是执意说天气凉了,衣服还是要赶紧换下来,说着就上手帮他换:“殿下今儿晚上在这儿用膳?晚上父皇和母后过来看炽儿。”

    “不了,还有事情要做,你让妙薇也过来,你们一起吃顿饭,也能热闹热闹。”

    常美荣听到这话,点点头,没有说什么,只是从身后紧紧抱着朱标,脸贴在他的后背上:“再忙也该回来歇息,看看炽儿。”

    “好,忙完了就回来。”朱标安抚了几句,转身离开。

    朱标心里想着鼓动商人对大明邮局的支持,让人去讲商人代表请了过来。

    扬州盐务局指定的盐商,苏杭的布商,茶商,山西的晋商,南北粮商。都陆续到了,今儿得赶紧过去,把事情处理了。

    原本他们是想着,朝廷把茶叶和盐矿这些把控防守,他们连一滴血都吸不到。不少的官员暗地里剥削着,就想对朱标哭穷。

    “孤不是来听你们说这个的,朝廷送往边境军队的粮食,都是让你们去运输的,盐务局的盐,包括哪些茶叶,还对你们特意优待,自己都想想。

    朝廷设大明邮局,也是为了促进你们的事,南北路上常有山贼出没,押送货物孤决定从民间百姓和退役的将士里挑选,邮差他总得吃喝拉撒,各地设立大明邮分局也是需要维修维护,马匹,草料补给都是问题,想好了回答。”

    今儿这大明邮局招收民间的百姓做邮差和退役将士,都得有人每月准时付俸禄,他们这群商人放也得当,不放血也得放。

    老朱让人们从南向西北等地运送粮食给边军。制定的政策又不断的加强了沟通,如果再修建大明邮局,传送书信,衣食住行爷都能去含盖。

    这笔邮差的俸禄他想好了,就得从这些家伙身上敲,他们必须得付银子。

    晋商黄云放道:“这几年做茶叶生意,亏了不少,但草民愿意为太子殿下尽薄利,奉上银钱二十一万两。”

    沈千城咳嗽道:“黄掌柜这么谦虚啊,听说你在苏杭一带,可是零散茶商的老大,怎么几年不见,也没有听说黄掌柜生意亏了。”

    对于晋商黄云放,朱标的锦衣卫查到的可不止这些,虽然朝廷垄断了茶叶,但民间仍然有不少的小茶贩子,沾点油水。他们家酒楼客栈,光苏杭一带,就有七八十座酒楼。

    好意思说自己拿二十万两,这打发要饭的都不够,还敢拿出来说这些。

    黄云放看了眼沈千城,淡淡的问道:“沈老板,我们都该为朝廷效力啊。”

    “这是自然,我沈家准备了二百万两,支持太子殿下修邮局,这是为我们办好事。”

    沈千城二百万两带头,包括黄云放在内的几个都是心疼的直咬牙花子。

    茶马贸易是从唐宋时期开始兴起的,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通常都是以茶换马,以马易茶为主。如今,茶马这项制度由政府完全掌控,成为官方垄断。

    朱标道:“开国前几年因直道未修不便,出行工具单一,所以孤明白你们这南北运输本就是耗费时间的事情。

    经商路途中时,也常常会遇到山匪拦路,对你们损失十分大。大明邮局就可以为你们解决这些麻烦的事情,何乐而不为?除非你们想你们的生意做不成。

    你们背地里做的那些事,孤心里明白,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孤想给你们一次重新改过的机会。”

    太子殿下亲自来,肯定是和那些知府商议过的,他们这些经商做生意的,谁手里都有破事儿,就看太子想放不想放过。

    想要给他们穿小鞋,随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xsbiquge.com/103_103657/824591.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xbiquge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