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明朝当朱标

第30章 扬州实验田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二日清晨,沈知否向朱元璋辞行,带着丫环和家丁离开了扬州。


    李善长随朱元璋他们离开的时候,心里十分得意,把他刘伯温扔在扬州,没有十年八年肯定回不来。


    只是没想到太子殿下也要留下,这是自己没有料到的,怕得罪太子,李善长轻轻咳嗽一声道:“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辛苦,不宜留在扬州恢复生产。”


    李彬也附议。


    老朱皱着眉头心中暗道,这天下终究是我朱家的,咱怎么能看着百姓受苦,让标儿回京。


    一直未说话的朱标重重的咳嗽了声道:“父皇,东宫作为大明一分子,留在扬州体会百姓之苦也好,将来可以像父皇一样做个明君。”


    朱标这一番话,老朱听的十分舒坦。


    沐英双膝跪地,道:“微臣沐英请求保护太子殿下。若陛下不允,臣便不起。”


    “咱准了,让玉儿不要照顾朱樉和朱棡他们了,留下来和你一起照顾太子。”


    “谢陛下。”


    “玉儿谢陛下。”


    朱元璋下令,留下不少将士帮忙,助太子安抚扬州周围的百姓,鼓励耕种。


    朱标书信一封,让老朱带给马皇后,请她帮忙照看东宫的科技院。


    马氏十分支持朱标,朱标交给她放心。


    如今开国初年,朱标并不觉得改制度就可以,眼下需要恢复耕种,土地产粮。


    扬州条件十分合适,可以作为农业第一步。


    老朱回到南*京便下令以恢复扬州为大事,全力支持,鼓励移民,命令扬州之事由太子朱标一人决定。


    移民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背井离乡,还要担心外乡人欺负,水土不服,没地方住都是问题。


    朱标和刘伯温商议后,让人把周围的流民,没有土地的百姓召集登记,鼓励他们留在扬州。


    最难解决的是住处,沐英让将士和百姓清理扬州城的石块和木板。


    大明科技院里那些泥瓦匠和木匠石匠也都被接到命令连夜赶到扬州。


    老朱办事效率很快,也不知道怎么搞来几车粮食,还让人送来一沓宝钞。


    由于缺少木材,都是百姓和将士把废墟里的木材挑出来,拿来做了木棚子。


    朱标让人把它做成简易的木板房供大家临时居住,老朱因为心疼他,把那辆明汽一号给朱标晚上用。


    随后几日,老朱又给他五六百将士,一来做劳力,二来保护他的安全。


    天气逐渐变热,许多将士都是在露天地方睡觉,白天依旧起来干活。


    沐英每晚都是坐在马车外面歇息,但朱标有时会让他进马车睡一会儿。


    扬州的百姓心里感激,杨慎也是经常泪流满面,太子爷陪着他们吃苦,谁不动容。


    刘伯温和杨宪还有其他几个工匠,被朱标安排在简陋木棚中研究更好沤肥。


    沈万三的女儿沈知否留下的粮食和老朱运来的都放在一起。


    每天下午,十个供饭的地方就开始发粥,为了让出力的人不饿肚子。


    朱标命令每天至少有一顿粥可以立住筷子。


    有时候遇到有流民扑过来哄抢别人的粥,都被沐英安排好管纪律的将士抓起来,打一顿,直到不再哄抢,才放下来。


    这种情况下,百姓流民也都老实起来,因为朱标保证每个人都能有饭吃,慢慢的吃饭时都开始排队。


    经过半个月,扬州城里的石块废木都被清理,过几辆马车也没有关系。


    杨宪和杨慎督促的好,扬州周围的土地在将士和百姓的日夜兼程下,全部松完了土。


    刘伯温让人丈量扬州城外的土地,登记百姓名额,在谷雨前后,分发粮种。


    分发粮种那天,杨宪让人去邻县买了只大公鸡,让它给农户打打鸣。


    “殿下,这是我和将士们挑选出来颗粒饱满的种子。”沐英扛着两袋挑选的种子道。


    刘伯温站在旁边,这些日子让他一个文臣跟着受苦,朱标都看在眼里。


    “这沈家小姐留下的粮食比我们的还要好。”刘伯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xsbiquge.com/103_103657/499974.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xbiquge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