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标,造反,父皇竟放爆竹

第二十一章:发财的机会来了【跪求..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朱元璋掌控下的大明,虽然官制简陋,但是却十分高效。

他的圣旨很快便传遍了大明十三省。

在圣旨抵达的时候。

林天金色招募令的英雄也出现了。

而这个英雄竟是三国时期最猛且最忠心的一名武将,名为典韦。

当典韦出现在他的眼前时,他立马就招募到手上,算是多了一个贴身保镖吧!

但是半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朱元璋估摸着创立政策协商会的圣旨几乎已经传遍天下,起码京城所在的南直隶一带的富商们应该都知道这个政策了。

但是连日来,别说有人报请担任委员,就连底下人攻击这条政策的奏章都没有。

难道这条政策,就要如此无疾而终了么?

朱元璋沉吟了一下,对身旁的太监吩咐道:“给朕宣丞相李善长觐见。”

李善长是文官之首,又是丞相,专管政务,朱元璋虽然觉得朱标这道建言十分优秀,但是现在连个水花也不冒,他也得招人商量商量,毕竟是自己儿子的第一道政策,搞成无疾而终,朱元璋也怕伤了朱标的心。

朱元璋身边的太监也是老人了,一听就知道朱元璋的意思,应承了一声又问:“万岁爷,是不是也请太子来,一同商议?”

朱元璋想了想,点了点头。

两人很快便来到了武英殿内,这一个是丞相,一个是太子,自然是先安排落座喝茶,然后朱元璋才提起话头

“善长,标儿,朕今天召你们来,就是讨论里面一下之前颁布的政策协商会的政策,这一策现在施行不顺,你们说说,这是何道理?”

李善长来的路上便已经猜到了朱元璋想问什么,早已打好腹稿,他虽然绝对支持朱标上位,但是具体到政策上,那倒不必非要言听计从。

“这个事情其实总体上说,主要是因为政策上不成熟的缘故,政策协商会本就是从古未有的东西,加上当选委员价格高昂,对于富商来说,属于费而不慧的虚名,所以自然响应不高。”

李善长说完还不忘给朱标找补两句:“当然,这作为太子建言的第一策,虽然有所思虑欠缺但是,其心可嘉,可喜可贺。”

朱元璋听了也觉得有些道理点了点头。

朱标则是老大个白眼甩给了李善长。

这老头话里话外是瞧不上自己的政策?

老子这个政策虽然超前,但是却绝对有用,只不过暂时还未见效。

“父皇,李丞相所言看似有理,但是实际上根本就是他的臆测罢了。”

朱标选择了正面硬刚,反正他是太子,难道还怕李善长不成?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话,顿时眼睛一亮,自己这个儿子啊,真是成才了,现在敢正面刚文官之首了。

那以后他可就不担心了。至于说朱标的反驳,朱元璋觉得可能是年轻人气不过而已。

李善长则是一脸懵。

太子啊,咱是一伙的啊,怎么就直接大耳瓜子往脸上招呼呢?臆测?我好歹也是丞相啊,你这么说我一个五六十的老同志,好么?

“标儿,别激动,你有啥想法,直说无妨。”朱元璋看着朱标,一脸慈父笑。

朱标一躬身:“父皇,这道政令,之所以现在反响不强,完全是因为政令刚刚颁布,富商们处于观望之中,朝堂民间对于这政策越没有消息,证明他们越是重视,只是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坑而已。”

“而且我如果所料不差,这几日,京中各行会之间,必定宴请频繁,这些富商所议论的必定都是这个政策。”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慈父笑消失了,因为他突然想起前几日看到的锦衣卫暗报中,似乎有相关的内容。

抽出这份奏报,果然见上面写着【锦衣卫京城谍报,京都富商多有聚会,议论国朝新政,关于政策协商会者,特请上意处置。】

当时朱元璋只是批了一个留待观察,却没有深思其中道理。

现在朱标却直接点明了其中的联系。

这份见识,竟然超越了朱元璋自己?而且朱元璋手握锦衣卫密保,所了解的可比朱标全面。

所以对于朱标的意见,朱元璋也更加重视了起来。

李善长也有相应的信息渠道,听到朱标的话,同样是震惊不已,刚才朱标打脸那就根本不算什么了。

“那标儿,那你说说,这样的局面,又给如何破解呢?任由这些商人们自己商议,恐怕也没啥结果,朝廷也不好直接强行摊派,这倒有些棘手了。”

朱元璋所说也是事实,那些富商哪个不是人精?没搞清楚之前,谁会带头跳坑?而如果朝廷强制推行,那就等于是强行征税了,反而会激起反效果。

“这也简单,儿臣已经预料到了这个结果,早已经做了安排了。”

对于朱元璋的担心,朱标却只是淡淡一笑。

他拥有后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924886_24.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