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六年(公元177年),是大汉动荡的一年,也是世人震撼的一年。
因为有一个叫关羽的人,年仅七岁,就预判到了北征军会大败,并州会失土大半土地。
当初满朝文武,包括刘宏这个最高统治者,都以为他疯了,或者以为他是想扬名,才会冒着杀头的风险,在南宫外死谏。
现在一切都证明了,他的预判是对的!他的分析也是对的。
然而,众人却是不知道,他根本不是凭自己的帅才分析到的。
是的,他根本没有什么帅才、更不是神童,他只是靠着后世的历史,才知道了北征军会大败,才知道了并州会在北征军大败后,丢土大半土地。
然而,他没有料到,他这种作弊的知识,会被吹的这么玄乎。
甚至有人将他称为了淮阴侯、冠军侯、武安君、卫青等神将再世。
足足有数十个版本。听得他都不由有些脸红了。
好在他脸本来就比较红,不然这个来传他上殿的近侍,指不定就又以为他是在谦虚了。
说实话,他现在最不想见的就是刘宏这个荒唐皇帝。
因为这家伙太难侍候了。
他本来一心报国,这家伙却把他当成疯子,扰乱军心,如果不是太尉刘宽替他求情,等战局回报后再斩他也不迟,他的小命就不保了。
不过即使如此,这个刘宏还是把他关了好几个月,直到前几天,迫于几千万百姓的渔轮,才把他放出来。
现在又召见他,不知道又要闹上什么幺蛾子。
“常侍大人,不知陛下这次宣关某做什么啊?”
“什么常侍?我可不是什么宦官!更不是什么常侍大人,那是我的顶头上司!”
此人一翻白眼,暗怪关羽不会看人,毕竟他一撮短胡须,怎么看也不是个太监!而且就算他想当常侍大人,也当不到,因为那可是很大的官。
“不好意思!是我弄错了!”
关羽尴尬地笑了笑。
此人很郁闷,但是又不敢轻易地得罪关羽。
因为关羽的威名实在是太响了。甚至内部都有传刘宏要把他封为北中郎将,镇守西垂了。
所以这种人还是不要得罪的好,不然脑袋搬家了,找人说理都没人帮。
“哈哈,没事!没事!不知关神童现在可方便入宫?”
“方便吧!”
“那请!”
“嗯!”
关羽淡淡的应了声,径直的跟在身后。
本来他还想问下刘宏要搞些什么鬼名堂的,但一想到刚才的尴尬事情,又不好意思再询问了。
东汉的皇宫远没有西汉那般富丽堂皇,就连宫门叫得都很随意。
只分了南宫和北宫,分别位于洛阳城的南北,中间距离为九里,用复道将两宫连接起来。复道中,皇帝走中道,护从夹护左右,十步一卫。
南宫的正殿是德阳殿,殿高三丈,陛高一丈。殿中可容纳万人。殿周围有池水环绕,玉阶朱梁,坛用纹石作成,墙壁饰以彩画,金柱镂以美女图形。
而皇帝召见大臣们的地方多在南宫,也就是德阳殿。
由于关羽起来晚了,黄门侍郎也不好将他给唤醒,所以就只能等候他起床。
结果自然就耽搁了很多时间,等将他带到德阳殿的时候。
早朝早就已经热火朝天地开起来了。
身穿紫色丝绸的太尉刘宽,此刻正极其恭敬地躬坐在右列的首位上。
殿前,则是有一些大学博士正在和宦官争吵。
刘宏则无精打采的看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陛下,关神童带到!”
“他来了!那太好了!”
刘宏一听马上就来了些许精神,将那几个大学博士全部请下了殿,将关羽宣了上来。
“草民关羽,拜见英武圣明圣上,愿圣上寿与天齐,龙精虎猛。”
关羽虽然很不想说违心话,不过为了小命,还是朝这个刘宏拜了下去。
不知道是不是这马屁过于清新脱俗。让闻所未闻的刘宏,一下就心情大好,乐呵呵的就笑了起来。
“好!好!好!关神童不愧是关神童,说的词就是好。朕喜欢。”
“还有尔等,以后也必须这么参拜。”关羽一下就成了标杆。
“是,臣等谨遵圣旨。”
“关神童,上次你料得这么准,朕若拜你为主将,你可有把握收复晋北?”
刘宏一改笑态,严肃的问道。
“回陛下有,不过臣得需要五千张大黄参连弩,以及十万支弩矢,和三军步骑(七万五,加亲兵,大约八万三)。”
“当然,陛下若是只想收复晋北,不想把晋北的胡狗全歼的话,则两军兵马足以。”
却是他怕刘宏听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p/916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