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寒穿越大明洪武二十五年,父母亡故,堂叔为霸占他家家产,联合其他亲戚,把陈寒逐出家族,甚至欲置于死地。
求生无门,陈寒觉醒系统,作死被杀能回现代。
那还等什么,拉他们一起死。
于是他直接怒怼,刚刚因太子过世伤心欲绝的朱元璋。
就在他以为必死无疑之时。
却不知道,皇帝朱元璋也觉醒了金手指,能看到大明的未来。
陈寒:朱重八,朱允炆根本**当皇太孙,你想弄死蓝玉,就是为了给朱允炆铺路。
老朱:说得对,咱改,立朱棣为太子!蓝玉不杀了!这个建议好,帮他杀一个仇人!
陈寒:关闭海洋,你根本就不懂经济!
老朱:对对对,批评的好!咱要开放海洋!
若干年后。
大明旗帜遍插世界。
成就丰功伟绩的陈寒,在王爷府很郁闷。
我当时就是想求死来着……
陈寒给朱元璋讲清楚了,盐和筷子具体代表的是什么之后,才开始讲起来。
“这堆盐所有的产值,提供了天下所有人的消耗,就是吃、喝、穿。”
“您更需要从这堆盐当中,分一批出来,用于整个大明军队的俸饷,官员的俸禄,藩王宗室的俸禄。”
“还有对于官员的赏赐,等等等等。”
“都从这个眼里面出。”
“这一点您明白吗?”
朱元璋点头。
陈寒说道:“所以这堆盐每年都在消耗,每年都在增加,消耗和增加,在没有太大变数的情况下,成正比。”
“咱们说的变数,包括战乱。”
“战乱发生变数就极大,这一点您明白了吗?”
朱元璋点头,这一点也是明白的。
“好,既然明白,咱们就更好来解释。”
接着陈寒拿起了一根筷子,“这一根筷子就代表了您一开始印的大明宝钞。”
“而这一根筷子,的价值就能够买这一堆盐。”
“也就是说一根筷子跟着一堆盐的价值是等量的。”
“我是说一开始的价值是等量的,陛下您听明白了吗?”
“大致明白!你继续说!”朱元璋点头。
“好!”陈寒说道,“本来这一根筷子买这一堆盐是可以的,可是呢有一天,您觉得朝廷要打仗了,需要更多的宝钞来买粮草,买辎重,买铜铁打造武器装备。”
“所以您呢,又叫大明提举司印了一堆的宝钞,用于采买这些物资。”
“那么咱们就多加一根筷子。”
陈寒说着往桌上又放了一根筷子。
“现在就是两根筷子了,也就是说存在于市面上的宝钞,多了一倍,您看明白了吗?”
陈寒指了指桌上的一堆盐和两根筷子了。
朱元璋点点头。
他现在还没有明白这个逻辑从哪里开始乱的。
所以问道,“这又怎么说呢?”
陈寒说道,“陛下,您还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朱元璋摇头。
陈寒没有说什么,“好,那咱就来跟您说一说,他不妥的地方在哪里。”
“本来这一堆盐用一根筷子就能换到。”
“可是现在要用两根筷子,才能买到这一堆盐,您也看明白了,筷子多了一根,可是盐还是这一堆盐,那是不是说筷子贬值了一倍。”
“因为一开始用一根筷子,就能买得到这一堆盐,现在要变成两根筷子。”
朱元璋啪的一下,脑子里面,好像有一根弦突然接上了一样。
一瞬间就让他明白了一些事情了。
“陛下是不是很好玩?”
“是不是开始有点明悟了?”陈寒看到朱元璋的表情问道。
边上的蒋瓛也已经明白了。
陈寒说的这点小事情,已经不再是小事情。
这个时候朱元璋看这一堆盐和这两根筷子的时候。
也不再觉得是小事情。
他瞪大了眼睛。
陈寒接着说,“这时候还没有显示出多大的问题了,因为两根筷子和一堆盐,虽然不成正比了,但是短期之内百姓们的敏感程度也不会那么大。”
“接下来,您又要打仗了,或者说您的子子孙孙们又开始生了一堆的子孙,需要更多的俸禄来养活他们的时候。”
“您觉得朝廷的钞票又不够用了,于是您再次印了一批钞票。”
“再一次,用于来买这些个物资,也就是买这一堆盐。”
说着陈寒又拿了一根筷子放在桌面上。
“但是盐却没有增加,陛下,现在盐还是这一堆盐,但是呢,筷子变成三根了,也就是说再一次贬值了一倍。”
“那这个时候市面上就会有影响了。”
“只是影响还不是很大。”
“咱们重复之前的动作,又又打仗了,又又生子孙了,又又要发更多的官员俸禄了。”
“您还是重复发钞票。”
“而这个时候,市场上终于有表现了。”
“就像您看到的,一贯宝钞本来能换到一千枚铜钱了,但是在增加了一倍的时候,一贯宝钞可能只能换到八百文铜钱,又增加了一根筷子的时候,一贯宝钞可能就只能换到七百文铜钱了。”
“以此类推,宝钞越来越不值钱了。”
“您知道是什么道理吗?”
朱元璋虽然看得十分的惊心。
但是这时候还是无法理解。
于是陈寒再次解释起来,“那是因为您看到的这堆盐,也就是天下的产值,它从来就没有增加,但是宝钞却在一直增加。”
“这也是您非常纳闷的地方,为什么百姓手中的钱好像多了,可是一贯宝钞却越来越不值钱了。”
蒋瓛这个时候很不明白的问了一句,“可是这些个宝钞的确是流入到了百姓的手上,百姓也可以用这些宝钞换取更多的东西,同时也能够用于生产需要,为何又会贬值呢?”
蒋瓛这个问题问的好。
陈寒立刻回答,“指挥使大人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可是您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百姓都能够得到大量宝钞,用于冲抵自己的损失的。”
“大部分百姓是不知道转了多少手的宝钞,才到他们的手上。”
“甚至有的百姓,一辈子没有见过宝钞,但是他们却被剥削的最为严重。”
朱元璋不理解,他搞不清楚,这当中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逻辑。
才会使自己在宫里边印了更多的宝钞,流到外面去,会剥削到底层的那些个百姓。
他原本的计划,或者说他的心意是好的。
他希望市面上宝钞越来越多。
使百姓手上人人都有钱。
可是陈寒所说,宝钞越来越多,百姓的日子过得却越来越苦。
陈寒解释起来,“陛下您要知道,能够跟军队采买粮草这些人搭上关系的,那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他们可能是普通老百姓吗?”
“普通老百姓估计一辈子都无法接触到这些高高在上的人。”
“所以只有可能是那些个大粮商,大粮商从百姓手中收购粮食卖给军队。”
“军队呢给的粮商用的是大量的宝钞。”
“而这些宝钞在大粮商手上马上又会被他用于采购其他的东西。”
“大粮商手底下也有无数的小粮商,小粮商拿到了宝钞之后,也得花出去,于是一层一层下来,越是靠上的那一层,越能够通过自身强大的资源,用于抵消掉宝钞贬值给他带来的伤害。”
“但是越是往下一层的人,越是无法冲抵伤害,您知道是为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