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洪武朝,成为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
本想躺平摸鱼当个废物皇子,可偏偏觉醒自律系统!
每天按时完成系统发布的任务,就能获得各类奖励!
坚持的越久,奖励越丰盛!
...
...
...
...
许多年后,当朱棣站在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上,望着大明舰队驰骋在地中海时,有人问他何以成功。
“唯有自律而已!”
洪武五年,春二月,风清日暖,明媚的阳光铺洒在紫禁城各处,大本堂内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宦官、宫女各司其职,官员进进出出。
皇宫东南的汉白玉阔道。
两队被坚执锐的亲军侍卫交错而过,向相反的方向行去。
道旁用作点缀的树丛中。
此时探出了两颗脑袋。
眼看着侍卫逐渐走远。
稍小的脑袋显得有些忐忑不安,犹豫地问道:
“四哥,咱们真要进去?”
“若是被父皇知道,肯定免不了一顿毒打,大哥都救不了咱们。”
稍大的脑袋看起来底气十足,笃定地说道:
“等了这么久岂能无功而返?”
“放宽心好了,我已经观察过好几天了,此处半个时辰内都不会有人过来了。”
“咱们只要速战速决,绝对不会被发现!”
能在仗卫森严的皇宫里躲过侍卫耳目瞎闯。
又口称“父皇”。
身份自然只能是皇子亲王了。
此二人分别是,
朱元璋的四子、十二子,朱棣和朱柏!
朱棣弓着腰缓缓起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蹑手蹑脚地向着目标走去。
尽量不弄出太大的动静。
朱柏也跟在他屁股后面。
须臾间,二人已站在了一座朱红色的殿门前。
殿门被打开一道缝隙。
朱棣最后在外面扫视了一眼,确定没人发现之后。
两道身影先后钻了进去。
......
“父皇,徐叔从北平回来了,正在宫外等候召见。”
“另外,应天、太平、镇江、庐州、凤阳六府,滁、和二州,报养的马驹今日解京,累有三万余匹。”
“还有就是,宋夫子说老四和十二今天没来上课,不知道又跑哪里去了。”
东暖阁中,朱元璋坐在红木椅子上,边批阅奏折,耳朵聆听着朱标的汇报。
本来听到前两个消息时,朱元璋表情看上去还不错。
听到最后却瞬间晴天变脸,变得阴云密布。
“这小王八蛋,真的是一天都不让咱省心!”
朱元璋冷哼一声,重重地放下奏折。
“生了这么个儿子,还不如生头牛呢!”
朱标闻言脸上浮现笑意。
四弟若是小王八蛋,那您不就是......
不过马上又回过神来,及时止住,没有把话说出口。
朱标笑道:
“毕竟是孩子,活泼好动一些也是正常,只要不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就好。”
拐弯抹角的为弟弟说了一番好话。
不过这对正在气头上的朱元璋,能起几分作用就不好说了。
“三天逃一次课,两天爬一回墙,皇宫上下被他折腾的一地鸡毛,还把小十二给带坏了!”
朱元璋半点不依不饶,大手一挥:
“我看他就是皮痒了,想接受接受他老子的教育了。”
“毛骧,去把这小王八蛋揪着耳朵给我拖过来!”
“遵命!”
先前一直侍立在旁的亲军指挥佥事毛骧,闻言恭声领命,退了出去。
好吧,看起来没啥用。
看着朱元璋雷厉风行的态度,朱标不由无语扶额,只得在内心宽慰了一下朱棣。
四弟,这可不能怪大哥不仗义,我已经尽力了。
刚好触了老朱霉头,新账旧账一起算,这顿打你横竖是躲不过去了。
“不说这个逆子了,一说我就来气,等会我再教训他。”
朱元璋这时起身,理了理龙袍。
“走,先去见见你徐叔吧,别让他等太久了。”
“马驹的事就交给太仆寺,让他们好生看管养大,不要偷奸耍滑。”
“这可关乎着大明的国本和未来,以后咱亲自考察。”
朱标吩咐了一下随行书吏,父子二人便动身,前往西宫。